【阅读内容】个人高三作文水平巅峰时期写下的有关中国诗的散文一篇,献丑献丑

没有沉淀,文字永远上不了档次。难得空闲,读了些诗,有些感受。

韦应物
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记起这《滁州西涧》,听过一个故事。话说一次国画比赛,题目是以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这句诗作画。国学博大精深,国画作为其中一支配起诗来,别有遐想。此题甚好,不仅考及画技,更有对国学中诗词的体悟和见解。大家不妨也想想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画?这里先卖个关子。

从诗的字面来说,是这样一种通感:春天近了,潮气依稀可嗅。但谁能像你这样,对一棵在水边生长的小草也充满爱怜?黄鹂在密林深处的低语你都能听到?这需要多么细腻的一颗心。华灯初上,渡口上已经没有人,舟独自横于水上,那是一种空阔的感觉。映照你一生步履,你的细腻出于岁月。你当年49岁,50载,可能不长,但是我知道你的与众不同,你的50载甚至顶得别人几辈子。

韦应物年少荒唐,并未认真读书。安史乱起,韦应物扈从不及,流落秦中。乱后,韦应物折节读书,痛改前非,从一个富贵无赖纨绔一变而为忠厚仁爱的儒者。有些官运,在地方(苏州)任官。韦应物勤于吏职,简政爱民,在苏州刺史届满之后,一贫如洗,寄居无定寺,客死他乡。 享年五十五岁。

别人些许看出的是你不在其位,不得其用的无奈,忧伤。但我看到的,更多是你的豁达,你心中总是美好多于忧伤。

通往远方的路,没有哪条是你不能走的;走在路上的人,没有谁是你不能结交的;结交的朋友,没有谁是你不能推心置腹的。虽然那个时代远没有现在的复杂,但是能捧出一颗完整的心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韦苏州,你是一个充满诗情的人。

回头看看开头提到的国画比赛优胜者的作品:弥蒙的雾气用模糊的淡墨衬托,远处的群山,夕阳露出半个头。远远的有几簇灯火,近处,一条小舟在几根芦苇中飘荡,船上有位着布衣的蓑翁,嘴里叼根芦苇,帽檐下压,不知是否在闭目养神,两只杜鹃立于船头。起初不懂,“无人”的野渡为何有人呢?其中深意,结合了韦苏州的履历才恍然大悟。

“无人”并不是一只孤舟。韦应物闲居,船上舟子,好似当时的韦应物,在船头打盹,闻着草香,听着鹂鸣。韦应物虽然赋闲苏州,但他并不排斥官场,若有机会,他还是会出仕,只是满足于闲暇。无奈忧伤可能有,但经历了顽劣,奋起,战乱,官场,贬谪,闲居的韦应物,更多的,是看破人生的豁达和满足。

李白

总觉中国诗总离不开一个“愁”字。思乡,思亲,忧国,羁旅等等,都和“愁”万缕千丝。我爱这些无奈,悲壮,不舍,甚至愤懑,嘲讽。他们仿佛缩影了人生,视角令人称奇,细腻的令你悸动。

抽刀断水,是最无奈的神话;举杯消愁,是最动情的悲歌。李白潇洒一生,他豪放,甚至一直清贫,有了几个钱,就豪饮一番,将诗情挥洒,更是对“愁”下了如此入理的定义。

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岭李白就犹如谪仙,似乎从来没有受过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。于是,在静夜里,李白写下了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的千古“愁”词。可是李白的故乡在哪里呢?是陇西?是巴蜀?月华似霜的夜,浪迹天涯的游子李白在梦幻中寻觅故乡,但故乡却比梦幻更飘渺。

李白是复杂的,李白糅合着道家的“出世”和儒家的“入世”思想。所以,顺境时,他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豪情;逆境时,他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,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绵绵愁绪。

那些诗人

感动于张谓笔下早梅傲雪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;
陶醉于贺铸风中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的飘愁;
哀婉于苏轼眼中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,离人泪的破碎。

说起苏东坡,一个传奇。

人生如梦,东坡曾经迷惘过;早生华发,东坡曾经惋惜过;十年生死两茫茫,东坡曾经痛苦过。但他不屈,他平和,他豁达。

一蓑烟雨任平生,他淡泊;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,他自定;踏雪飞鸿,他淡然。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,三贬之地,还恰恰就是他留下许多不朽之作的地方。

读着这些诗,深深思索,你会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会了中文,有着五千年的浩瀚历史文化,是多么令你振奋和自豪;国学,遗留的东西,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参悟。常说高考诗词理解令人头痛,如果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诗,你还会怕吗?